為更全面反映政府透過各類資助租住房屋改善市民居住環境的成效,行政長官於2022年《施政報告》宣布推出公屋綜合輪候時間,計算公共租住房屋(公屋)一般申請者(即家庭申請者及長者一人申請者)首次獲編配公屋或「簡約公屋」的綜合輪候時間*。
截至2025年6月底,在過去12個月獲安排入住傳統公屋或「簡約公屋」的一般申請者的公屋綜合輪候時間由上一季的5.3年下降0.2年至5.1年。自本屆政府上任以來,輪候時間持續下跌,由上任前最高的6.1年,縮短了整整一年至5.1年。當中,長者一人申請者的綜合輪候時間亦下降0.2年至3.1年。
在2025年第二季,共有約4 900宗一般申請獲安排入住傳統公屋或「簡約公屋」。當中,首個位於市區的牛頭角彩興路「簡約公屋」項目已於2025年6月30日開始分階段入伙,預計將進一步降低未來公布的綜合輪候時間。在至今已入伙牛頭角彩興路「簡約公屋」項目的居民中,約七成原先居住在不適切住房(例如「劏房」、天台屋和床位等)。隨着各個公屋及「簡約公屋」項目陸續落成,公屋綜合輪候時間會逐步下降,反映公屋申請者可以更快獲編配到適切居所,即時幫助有關家庭脫離困境,改善他們生活環境和質素的同時,亦大大減輕他們的租金開支,從而開展一家人的新生活,甚至可以開始有自己的儲蓄。
我們會繼續興建公屋,並積極推展餘下的「簡約公屋」項目,在2025年預計會共有9 500個「簡約公屋」單位陸續落成入伙,逐步邁向在2027-28年度前完成興建約30 000個「簡約公屋」單位的目標。公屋綜合輪候時間在2026-27年度回落至4.5年的目標不變。
*公屋綜合輪候時間是指在過去12個月獲安排入住傳統公屋或「簡約公屋」的一般申請者(即家庭申請者及長者一人申請者)的輪候時間平均數,並不適用於配額及計分制下的非長者一人申請者。輪候時間是以公屋申請登記日期開始計算,直至首次配屋為止,但不包括申請期內的任何凍結時段(例如申請者尚未符合居港年期規定;申請者正等待家庭成員來港團聚而要求暫緩申請;申請者在獄中服刑等)。假若申請者將他們在配額及計分制下的輪候時間,或凍結時段計算在內,他們自覺的等候時間或會高於房屋局公布的公屋綜合輪候時間。
全部13個「簡約公屋」項目的設計及建造工程已經陸續開展,當中位於元朗攸壆路的首個「簡約公屋」項目,約2 100個住戶已於2025年6月中全面入伙。而第二個落成、首個位於市區的牛頭角彩興路項目亦已於2025年6月30日開始陸續供住戶入伙,截至2025年8月4日,已經有約1 280戶收了鎖匙。
房屋局至今已批出四份「簡約公屋」營運及管理服務合約,涵蓋元朗攸壆路、牛頭角彩興路及彩石里項目(即前聖若瑟英文中學)、屯門青福里(即屯門第3A區),以及啟德世運道項目(第一期)。另外,房屋局正在評審第五及第六份營運及管理服務合約的標書,分別涉及四個改裝校舍項目,以及柴灣常安街項目。房屋局會繼續按各「簡約公屋」項目的工程進度,陸續為餘下項目的營運及管理服務進行招標。
在申請方面,「簡約公屋」第一期申請包括元朗攸壆路及牛頭角彩興路項目,合共提供約4 440個單位,於2024年6月開始接受申請。而第二期開始接受申請的項目包括啟德世運道(第一期)、屯門青福里(即屯門第3A區)、觀塘順安道(由校舍改建)及上水彩園路(由校舍改建),合共提供約5 060個單位,於2025年2月24日起接受申請。截至2025年7月底,我們合共收到近22 220份「簡約公屋」申請。
就公屋平均輪候時間,請參閱香港房屋委員會網站的相關頁面。